-
苏少卿 京剧史论研究者京剧票友 苏少卿
清光绪二十四年(1908)由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即被聘为徐州第一小学教师,不久即辞职赴北京学唱京剧,父母力劝不从,断其经济来源,幸得教师王玉芳和书法家张伯英资助。3年学业完成,却因身高1.80米,衣帽皆不合身,未能正式登台演唱。 1927年,再度去上海,任职于高亭唱片公司。来往于上海、北平、天津之间,录制唱片,主持票房,进行演出活动。此后的数十年间,为申报》、《文汇报》...
-
胡颖欣 京剧票友 胡颖欣
1994年本科毕业前夕起,陆续得到郑光信、杨沔、王惠玉、马敦元、张艳秋、王紫苓、孙荣蕙、朱凤桐、林懋荣、毕高修、陈茂兰、仝秀兰等前辈传授京昆艺术,并得彭莉佳、辛恩利、王莹(女中音,天津音乐学院教师,不是女高音歌唱家王莹)、杨璟春、肖非等声乐界名师、好友指点高音、气息和护嗓秘诀,于京剧各派的唱念艺术颇有心得,对评剧、越剧也有深入研究。明场主演过京剧《祭塔》、《贺后骂殿》、《春秋配》、《生死恨》...
-
胡靓 京剧票友 胡靓
常年在杭州地区研究京剧流派艺术,大力在学校、单位、社区等地宣传京剧流派艺术。主工老生、老旦,兼工花脸、丑角、小生等行,文戏较佳,尤擅做功,扮相皆可,演唱讲究保留流派本身的韵味,深受欢迎,但武功底子不佳,遂不演武戏。他私淑师承等等,研习老生汪派、麒派、杨派马派谭派言派余派,红生王鸿寿,旦角王派梅派程派荀派张君秋小杨月楼,老旦谢宝云龚云甫罗福山李多奎李金泉,花脸何桂山、黄润甫、金秀山裘桂仙、金少山...
-
胡家齐 京剧票友 胡家齐
2004年开始学习京剧,先后从师于黑龙江省京剧院的张国华老师(国家一级演员),哈尔滨市京剧院张建生老师(国家一级演员),哈尔滨市京剧院曲瑞辰老师(国家一级演员)。2005年6月获得黑龙江省少儿京剧小梅花奖大赛(全国预选赛)小金梅花奖,2005年8月荣获第九届全国少儿京剧小梅花大奖赛金梅花奖,2006年5月获得黑龙江省少儿京剧小梅花二度梅花奖。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对胡家齐作了专访...
-
章诒和 京剧史论研究者 章诒和
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文系,1979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。主要成果:专著《师友集》、《中国戏曲艺术通论》(合著)、《中国俗文学概论》(合著)、《中国戏曲》(合著,主编兼主笔)《往事并不如烟》、《伶人往事——写给不看戏的人看》...
-
章小山章晓山章晓珊 京剧票友 章小山
酷爱王派艺术苦心钻研,言谈举止都尽力模仿,曾得王氏真传,极为神似,由于他扮相也酷似王氏,故有“假王瑶卿”之称。曾与言菊朋、程玉菁、王蕙芳、金仲仁、南铁生、包丹庭等名家合作演出,被誉为“票友青衣领袖”。原为铁路局职员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于铁路俱乐部分两天演出一至四本《福寿镜》,由王吟秋扮演寿春,王瑶卿偕王门众往观。为一时之盛。解放后,经王瑶卿举荐到中国戏曲学校任教...
-
程君谋 京剧票友 程君谋
程君谋是晚清学究程十发的四公子,到他这代家道中落,好在早年跟陈彦衡学过戏。当年白牡丹(荀慧生)找老生配戏,见其唱功好就劝他下海,当时程家潦倒,出于无奈就搭上白牡丹班子,没想就红,被称为“票友中的谭鑫培”,名气尤在谭富英之上,老生中除余叔岩外没盖过他的。 其表演深得行家赞许。于是一班好友怂恿他下海,程君谋也心痒痒,于是一同前往北京,行头也置了,海报也出了...
-
王雅文 京剧票友 王雅文
自幼喜爱程派京剧艺术,师从天津京剧名家何佩森、孟宪荣老师。尤其多年跟从孟宪荣老师学习程派唱腔及表演艺术,深得孟师喜爱。1990年曾入伍到部队宣传队,复员回津后仍然对京剧事业执着追求,追随二位老师继续学习。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戏曲擂台赛中获擂主称号,在全国京剧票友邀请赛中数次荣获金银奖。2010年荣获第十届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十大名票称号...
-
王选 京剧史论研究者昆曲史论研究者 王选
前曾担任全国政协京昆室主任,在他的多方努力下,国家下拨了5000万元资金保护、发展昆曲。2004年,王选先生主持编选了《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》,汇集了全国昆剧院团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、演出的70部优秀剧目...
-
王玉蓉
名家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玉蓉(1913-1994),原名王佩芬。女,上海人。幼年读书,因父病辍学,拜于莲仙为师学习京剧,工花旦。1929年以王艳芳艺名在厦门演出《十三妹》等剧,初露头角。1933年到北京拜王瑶卿为师,专攻青衣,三年苦练,技艺日精,自组班社在长安大戏院为开幕出演,获得成功。随后王瑶卿又为其排演全部《王宝钏》、《乾坤福寿镜》等剧,名声大增。1957年参加吉林省京剧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