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谭富英
名家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富英(1906-1977),湖北武昌人。出身于京剧世家。祖父谭鑫培,父亲谭小培。自幼耳濡目染,深受其父辈影响。后入富连成科班,向萧长华、王喜秀、雷喜福等学艺,工老生。坐科六年,在严师督导之下,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。擅长靠把戏,后又在其父谭小培和老师余叔岩的教导下继承谭派和余派风格,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,酣畅流漓,朴实大方,技艺大进,他的演唱被人们称为新谭派...
-
许姬传 京剧史论研究者京剧票友昆曲度曲家 许姬传
1908年因父许省诗(冠英)赴淮安腐安东知县任。乃随祖父许溎祥(子颂,晚号狷叟)居杭州;在杭州从外祖父徐子静(致靖)读书、习昆曲,初唱老生外,又唱官生,唱法宗叶怀庭一派,讲求四声和用气,得授《弹词》、《酒楼》、《别母乱箭》等几十出戏,尤以《弹词》唱口得徐之精髓,兼擅吹曲笛,1916年冬在杭州初识梅兰芳,得观摩其剧,有昆曲《佳期拷红》等。1920年赴天津任职直隶省银行文书科,居河北区三戒里...
-
许东升 京剧票友 许东升
为人厚实,才艺出众,他的唱功在京剧界受到好评,如《法门寺》。常露演于天桥乐茶园,嗓音甜亮清脆,唱腔富马派韵味,念白顿挫有致,节奏分明,台风飘逸,做派大方。他还获得过“西城区文化馆京剧票房”称号...
-
裴艳玲
名家简介 裴艳玲,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,裴艳玲是一位才艺超群的艺术家。她曾以《林冲夜奔》、《南北和》、《钟馗》、《武松》等戏两次赢得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,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“主演特别奖”,主演电影《人·鬼·情》两次获得国际大奖……在这些耀眼的光环背后,是无尽的汗水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。 出身梨园世家的裴艳玲从小就痴迷中国戏曲,父亲的言传身教,恩师的严格教导,加上裴艳玲好学不倦,使他少年成名...
-
裘芸 京剧票友 裘芸
1970年,14岁的裘芸穿上军装,来到某部宣传队。裘芸是按京剧样板戏演员的条件招进部队的,到部队后,她却没有演多少样板戏,更多的时候却是一名舞蹈演员,原因是她长得比较瘦小,不太适合扮演“李奶奶”等英雄形象。裘芸虽然没有正经拜师学过京剧,在部队演样板戏的机会也不多,但家庭的耳濡目染,京腔京韵已深蕴其内心。1976年退伍后,她遵母命进前门饭店当了业务员。1993年,她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票友大赛...
-
裘盛戎
名家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(1915-1971),北京人。著名花脸裘桂仙之子。他八岁开始练功,十四岁入富连成科班,演铜锤兼架子花脸,受到了文戏教师孙盛文、武戏教师王连平以及萧长华等人的精心指导。就这样,在严父良师的教诲督促下,他勤奋不怠,刻苦好学,经过七年艰苦的坐科生涯,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。1934年,裘盛戎从富连成社出科,散搭各班,在各地演出。他曾搭杨小楼班,饰演《阳平关》中的曹操...
-
袁克文袁寒云 京剧票友昆曲度曲家 袁克文
,男,京剧、昆曲票友。为袁世凯次子,是袁世凯使韩时,韩王所赠姬人金氏所生,克文在汉城出生前,世凯梦见韩王送来一隻花斑的,用锁链係著豹,跳跃踉蹌,忽然扭断锁链,直奔内室生克文,所以世凯赐克文字豹岑,抱存、寒云都是后来他的别署。 袁克文最喜彩串昆剧《千忠戮·惨睹》一曲,其唱“[倾怀玉芙蓉]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,四大皆空相,历尽了渺渺程途,漠漠平林,垒垒高山,滚滚长江,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...
-
蒋君稼星翠馆主玉笋词人 京剧票友 蒋君稼
曾被誉为“票界旦角祭酒”,与朱琴心、林钧甫、臧岚光并称为票友中“四大名旦”。曾与陈德霖、杨小楼、余叔岩、梅兰芳、尚小云、程砚秋、筱翠花、程继先、朱素云、姜妙香、裘桂仙、言菊朋、卧云居士等合作演出。高亭、蓓开、维克多、谋多利等公司,均灌制其唱片传世...
-
蒋健兰 京剧史论研究者蒲剧剧作者 蒋健兰
1952年在九江二中毕业,1956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。生嗜戏剧,曾在学校业余演出《求婚》、《升官图》等话剧。大学毕业后,在中国戏剧家协会《剧本》月刊任编辑,参加《小剧本》的创编。1959年支援文教工作,调到北京市立第十二女中任语文教师。1963年9月调地安门中学,从事高中语文教师及教研组长等工作。在教育岗位上22年,在教学方面颇有创新,特别是对作文教学有所突破...
-
荀慧生
名家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(1900-1968),原名词,又名秉彝、秉超,字慧生,号留香,艺名白牡丹。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(现为阜成县)一个捻售线香的手工业之家,幼年家贫无以生计。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,父亲将他与兄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。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,只剩慧生,后被卖给花旦为私房徒弟,自此,荀慧生沦为家奴,吃尽苦头,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...